欢迎访问CPEC药用辅料发展联盟网站!
;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新闻详情
一致性评价后 药企和产品竟还要面临6大难关
    发布时间:[2018-05-09]
     虽然一致性评价后,药企面临大洗牌,上万批文消失,上千家药企消失!但是剩下的药企和产品仍面临6大难关!
     
      日前,深圳信立泰要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,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优先使用,佛山市人社局回应:应尊重医疗机构临床选择。
     
      必须看到,除进院问题外,药企还有5大挑战。
     
      ▍上万批文消失
     
      2016年8月,国家药监总局发文公布2018年底前须仿制药质量和疗效完成一致性评价品种批准文号信息。2018年底前须完成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289个品种共有17740个批准文号。
     
      按要求,289种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品种及其相应的规格,需在今年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工作,否则,将面临注销药品批准文号的厄运。
     
      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备案条数超过500条,涉及品种数量达880余个,备案企业数量超过850家。但实际进入审评阶段的仅有55个产品的100余个受理号。
     
      以当初要求药企在2018年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的289个品种来看,目前进入审评阶段的不到1/10,仅有26个。
     
      由于时间紧、花费高、待清理的僵尸批文多,有行业研究人士表示,将会有90%药品批准文号面临退出市场!
     
      ▍仿制药大洗牌,药企减少2000家
     
      单拿一致性评价的成本来说,有药企研发人士向赛柏蓝透露,一致性评价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大的,单品800万是前两年核算的价格,目前没有1000万根本拿不下来。
     
      由此可以想象,在未来多年将是我国仿制药大洗牌的时代。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化学药企业(含原料药和制剂)在2200家左右,生物制品企业大约在900家左右,合计在3000家左右。
     
      预计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成后,乐观估计我国化学药企业和生物企业总数将会剩下1000家左右,甚至是500-600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