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已成全球制药大国,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
制药工业是国家战略支柱行业之一,其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中国制药产业真正起步于本世纪初,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 术的发展历程。
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医药产业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驶入了快速发 展通道。国内医药制造工业收入从 1999 年的 1324 亿元,快速增长到了 2010 年的 10169亿元,年复合增速达 22.6%。
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医药工业收入已达 28062 亿元,2010-2016年复合增速达 18.4%,远超全球医药行业平均增速。
据 IMS 数据库统计,2010 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三,占比约 8%,仅次于美 国市场的 40%和日本市场的 9%。
随着以中国、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崛起,以及政府在卫 生健康产业上加大投入等有利因素驱动,以中国、巴西、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 场正快速扩容。
据统计预测,2019 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占全球份额比例将达到 14%,仅次 于美国 38%的占比,接近欧洲五国家合计。
人才引进+科技进步,奠定创新药大国崛起基础
多批次人才引进项目实施,奠定创新药大国崛起的智力基础
同仿制药的开发相比,创新药的研发更需要全球一流人才作为支撑。国内综合实力的不 断提升和创业环境的改善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留学人才归国。
国家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 推出了多个人才计划,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“杰青”和“优青”,教育部的“长江学者”、 “青年长江学者”和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中组部的“千人计划”、“青年千人计划” 和“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”,科技部的“万人计划”和“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”,中科院的“百 人计划”,中国农科院的“青年英才计划”,人社部的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以及全国博士后管 委会办公室的“香江学者计划”等,同时各省市还有各类人才计划。
以中组部“千人计划”为代表的各类人才计划为中国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的研发人才, 叠加近年来国内教育水平提高,硕士及以上毕业生人数年创新高,中国高端人才储备加强, 为国内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持久智力保障。
人才计划的实施,使中国诞生了如百济神舟、君实 生物和信达生物等一大批创新药企业,中国制药正向创新大国崛起。